2012年10月29日 星期一

埃及豔后


  其實就像封面的宣傳文字 一個你以為熟悉但卻陌生的傳奇女子,即使對古羅馬或古埃及沒什麼興趣的人應該都至少耳聞過她。克麗奧佩特拉似乎常以一位茶餘飯後閒談的奇人、電影、小說、時尚精品或者是一幅反面道德教材的形象出現在我們身邊。我們可能都聽說過她靠著美貌處心積慮引誘了兩位羅馬大將軍;窮奢極侈的生活似乎塑造了她輕浮與荒淫的形象。但是我們也都忽略了克麗奧佩特拉身處在家族衰落與鬥爭、無可抵擋的羅馬內戰和動則得咎瞬息萬變的世界局勢中,她是如何保住了自己和家族的地位,維持住國家的獨立與富庶。在她統治的二十幾年間,托勒密的希臘化埃及又攀回了三百多年前的高峰,除了本就是知識匯集與縱情享樂的熱鬧大都會亞歷山卓,廣大、富庶又穩定的國土也是當時地中海世界最令人稱羨的國度。

    但是歷史敘述權常常掌握在贏家手中。最後的勝利者是屋大維,他本身就是一位宣傳高手,只要對自己有利,他可以盡情塑造克麗奧佩特拉在羅馬大眾間的形象。編寫歷史的人也都是隔了數代的希臘羅馬學者和作家,而且是男性,最接近的普魯塔克也都在女王死後七十幾年才出生。在女主角自己沒有留下太多聲音或是其它同時代不同觀點的見證下,歷史真實的面貌就此掩埋在時間之中。因此史黛西席芙這本新傳記,目的就是希望能還原克麗奧佩特拉的原本面貌。當然這肯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者自己就說

在諸多為克麗奧佩特拉作傳的人當中,我提醒自己要記住誰曾經做過圖書館員,誰又是當年八卦專欄的作家;誰曾親自到過埃及,誰鄙視過埃及,誰又在埃及出生;誰是看不起女性的人,誰又是迷上埃及而勤於著述的羅馬人;誰想寫書報仇算帳,誰寫傳是要取悅君主,誰又是六步格專家…”

作者除了爬疏龐雜的史料並且加以分析整理,也盡量以合理的推論嘗試補足史實缺漏的疑惑。畢竟這不是一本必需考據歷歷的學術之作,主要還是一本為大眾而寫的歷史作品。根據文獻、考古資料和人性去推論並且嘗試加以解釋史實,不只是一位暢銷作家的必備條件,對一位歷史學者來說也許不也如此?

    這是一本翻案之作,為了扭轉克麗奧佩特拉在一般人心中根深蒂固的壞印象,一些與她立場相左的角色便沾染上一些反派角色的氣息,像是雄辯滔滔的西賽羅和城府極深的屋大維。讓這兩個人躍居歷史要角的這些特質,在書中都被放大。相對身陷危機中但精明能幹,最後卻無力扭轉局面的埃及女王,他們兩位的腳色似乎就多了,反而是一向被視為失敗者的安東尼,則多了許多悲壯英雄的氣質。除了從史料剖析這些人物們錯綜複雜的關係,作者也介紹了許多西元前一世紀的風土民情,例如當年亞歷山卓城的樣貌、托勒密埃及的政治、經濟與風俗,還有克麗奧佩特拉可能的童年生活(教育與玩樂)。這些都能讓讀者更容易想像那個古老的年代,體會歷史人物們的悲喜。

    不過稍嫌諷刺的是中文書名仍採用我們熟知的埃及豔后,而非根據原文“Cleopatra: A Life”。畢竟用豔后形容克麗奧佩特拉本就帶點負面意思,仍是傳統靠女色誘惑男人的想法。不過在台灣假如用克麗奧佩特拉當書名,大概大部分人不知道是在說誰吧! 另外翻譯也常出些小錯,比較糟糕的是一些中文世界早已通用的譯名竟然用錯,不知是譯者沒注意還是校稿失誤。例如寫作伯羅奔尼撒戰史的修昔底德(Thucydides),我也看過有人翻修昔迪底斯之類的,但是總不會像本書一樣翻成塔西德斯!真要說還真有個人可以翻成塔西圖斯或是塔西陀,但那完全是不同的人! 另外因為作者常會提到一些沒有特別註明的名詞,譯者不熟悉的話就順便附上英文原文,所以有些翻得還真是挺詭異。例如一個埃及的六朝女王(sixth dynasty queen)”,雖然作者沒講明白,但指的應該是埃及古王國時代第六王朝一位可能的女王尼托克莉絲(Nitocris),希羅多德的<歷史>中曾經提到過她。所以翻成六朝女王就似乎不太合理,好像是一位女王歷經六個朝代一般。

    真正開始佩服克麗奧佩特拉不是在她周旋於複雜的國際局勢中仍能維持自己與國家的尊嚴時,而是看到她竟是托勒密家族中唯一會讀寫埃及文的統治者時。雖然歷任托勒密王自稱埃及法老,但他們的王國實際上是一個希臘王朝,希臘化時代下的埃及文化也只是一個衰落中的文明,通用的語言自然就是當紅的希臘文,雖然當時的人們可以直接從金字塔與神殿感受到埃及歷史的悠久。出於自身統治的需要以及對知識的熱愛,克麗奧佩特拉不只費心學了埃及文,可能也學習了大大小小各種的東方語言。對一般埃及民眾來說,一個能跟自己用同樣語言溝通的統治者一定更親切,想當然爾女王在上埃及就擁有高人氣,國家的向心力就強;另外在最後與屋大維的決戰中,姑且不論最後的成敗,在作戰會議中安東尼要能與東方諸聯軍溝通也必須靠克麗奧佩特拉。遙想女王當時縱橫於時代潮流激流的中心,不論她最後為何要從亞克興角戰役中離去,那樣的風采還是很令人嚮往的。希望尋找她的墓室與木乃伊能有好的結果。

 

2012年9月30日 星期日

燉紅燒肉


繼許久前的南瓜湯大受好評,美食專欄終於又有新貨出爐啦! 這次學習的是燉紅燒肉。
首先,為了將肉上色,先放點糖跟油到鍋裡熱一下成為焦糖(圖一)。 
圖 1. 焦糖
圖 2. 蔥、薑 & 八角
然後再準備一些調味香料,例如蔥、薑和八角....等等(圖二)。以上準備好之後就拿出切好的五花肉,放進有熱焦糖的鍋中(圖三)。開中火與香料們一起炒,直到肉有如圖四般的顏色!
圖 3. 五花肉
圖 4. 炒










接下來加入一茶匙的米酒、一湯匙的醬油(上色)和少許的醋或是可樂,成分裡的小蘇打可以讓肉比較爛(圖五)。
再來將肉和沸水倒入另一適合的悶鍋(圖六)。然後就悶煮兩小時,其中在大約一小時的時候可以加點鹽。悶過兩小時候可再多悶半小時,用來收湯,變得黏稠些(圖七)。最後就是香噴噴的完成品啦~~


圖 5. 米酒
圖 6. 悶煮

 



圖 7. 收湯

2012年8月28日 星期二

悄聲無息


    前陣子看過有人用汽車的擋風玻璃和後視鏡比喻人生。他認為後視鏡就是過去,小小的視野不值得留戀;擋風玻璃前的開闊景致才是無可限量的未來。這個比喻希望我們別戀棧過去,應該要專注地開創未來。打小時後就一直被灌輸這種價值觀,現在聽著也相當合理;從小我們就學著積極進取,要充滿企圖心和創意,也理當認為大家都該是這樣的,不是嗎?

    但至少圖瓦人不這麼想。

    在圖瓦語裡,前進跟過去是同一個字(burungaar),而返回則和未來相同(songgaar)。他們相信前方可以看到的是已經發生而且熟悉的過去;未來在身後還沒發生所以尚未得見。無關乎優劣,但卻跟我們從小奉為圭臬的人生觀很不一樣,而這樣的想法跟語言牢牢的繫在一塊。現代的圖瓦人大多生活在蒙古西北邊屬於俄羅斯聯邦的圖瓦共和國內,圖瓦語則是大約二十多萬人使用的語言。跟有八億人以上當作母語使用的漢語,或是三億多人使用的西班牙語與英語比較起來,圖瓦語的確是一個小型的語言。但是比起許多只有不到百人或是甚至只有幾個人使用的語言,圖瓦語近況還算不錯。

         現在世界上大約有七千種語言,但其實地球上大約八成的人只使用其中八十五種主要語言,而大概三百多萬人使用三千多種小型語言。雖然從古至今語言消失並非新鮮事,但是隨著近一個世紀全球化腳步加快,語言滅絕也越來越迅速。估計接下來百年內,半數以上的語言很可能都將消失! 語言消失不只是失去一種溝通工具而已,有許多人認為這就像物競天擇,會被淘汰的語言就任其自然生滅。剩下越少語言溝通起來不是反而更容易嗎?這樣也能減少衝突與紛爭,世界會更和平?但是看看之前南斯拉夫的例子,塞爾維亞和克羅埃西亞曾經用的就是相同的語言;九零年代的盧安達大屠殺,圖西人和胡圖人也使用同屬班圖語的盧安達語(Kinyaranda);那更遑論美國南北戰爭了。人類社會的衝突並非只要共同的語言就能消弭。

        我們會因為生物多樣性的消失而擔心,失去語言多樣性也同樣嚴重。以圖瓦語的例子,每種不同的語言就是不同的文化與價值觀,每損失一種語言,就失去一種看世界的方法。語言同時也是人類發展的軌跡,例如語言學家會利用不同語言的相關程度來間接推斷人類的散佈和遷移史。即使到了文字時代,許多沒有文字的口傳歷史或詩歌也都是現代人理解過去的重要資料。假如這些語言無聲無息的失去了,而且連紀錄也沒有留下,那人類的這段過往也就永遠消失了。

        不只是人類的歷史,語言也記錄了各式各樣大自然的知識。許多現代科學家仍不了解的動植物,其實一些少數族群早就熟悉了,因為他們的生活往往比我們更貼近大自然。他們的字彙裡也常詳盡描述這些鮮為人知的知識,例如分布在墨西哥的圭米克語就包含了三百種以上沙漠植物的名詞;動物名稱也描述了很多現代科學家認為不存在的行為。一旦這些語言消失,我們也同時失去這些寶貴,甚至有機會改變世界的知識。例如圭米克語中描述了一種大葉藻,他們稱為“xnois”。這種植物是目前人類唯一取自海洋的穀物類食物。當未來面臨糧食缺乏,或是農地益發不適合栽作的時候,那這種植物很可能就要扮演重要的角色,而這種作物的習性和栽種方法都保存在圭米克語和當地人的傳統中。

        Google最近利用他們的技術與資源建立了一個保存瀕危語言的網站 (Endangered Languages Project, http://www.endangeredlanguages.com/?hl=en) 。點進網站裡的語言危機地圖,就可以查看世界上幾乎所有已知語言受威脅的程度,也可以看到詳細的資料例如大概還有多少使用者,語言的分類和任何有關這種語言的資料、錄音檔等等。以台灣的南島語族為例,包括像噶瑪蘭語、卲語、卡那卡那富語和沙阿魯阿語都列為嚴重瀕危,使用人口只有寥寥數十人,有幾種語言甚至連十個人都不到。保存台灣原住民豐富多樣的語言除了更能了解以前這批先民在台灣島上的生活;對於南島語族波瀾壯闊的太平洋、印度洋擴張史,也會有更深入的了解: 除了華南以外,台灣島幾乎就是這場為時千年大探險的起點,他們往西最遠抵達了東非和馬達加斯加,往東最遠則航行至孤懸太平洋中的復活節島。

        有科學家認為,雖然有些語言使用者極少,但是如果這為數不多的使用者包括大部分的年輕人,而且都對自己使用的語言充滿信心與驕傲,那這種語言還算不上瀕危,因為它還充滿生機。

2012年3月4日 星期日

雨果的冒險


第一次聽聞這部電影的時候,腦中其實充滿相當多的疑問。


雨果?是關於十九世紀大文豪雨果的故事嗎?

童書改編?所以是個給小孩子看的奇幻童話?

又來一部3D電影?

馬丁史柯西斯?馬丁史柯西斯拍的3D兒童片!?

色彩細膩繽紛的預告片舒緩了一些疑惑,但也幸好從預告片看不出什麼。讓我可以就這樣大喇喇並且一無所知的走進電影院,就像個第一次看電影的孩子,單純期待電影帶來的驚奇。

而開頭一場從細雪紛飛的巴黎空中俯降,穿梭在人群蒸氣紛雜瀰漫的車站,直到聚焦在時鐘縫隙的戲中,就已經緊緊牽繫住我的視線。接下來雨果不論是穿巡在車站不為人知的通道,或是在重重障礙的車站大廳奔跑;撲面而來閃躲不及的雪花、督察員逐漸迫近的大臉和一再出現的蒸汽火車;當然也不能忘了飛舞在空中的畫稿,都讓人忘情的踏進故事中的世界。

我覺得這部影片3D之所以成功,不是像其它3D影片老只是嘗試丟東西到你眼前,而是用不同的視野去思考,如何運鏡才能把3D最有特色的“深度”呈現給觀眾;搭配場景的選擇,我們就能看到隱藏在多層次齒輪間的車站秘密空間,或隨著雨果的腳步深入深邃陰暗的狹窄通道;細緻的拍攝技術讓我們更加深刻體會演員的表演和導演想要傳達的想法。有人的評論相當貼切,“就像看有聲電影故意關掉聲音,看彩色電視故意轉成黑白一樣,…”¹,看雨果的冒險卻不選擇3D,不敢說全無樂趣,但肯定是要大打折扣。

然而這部電影最精采的不僅此而已。

故事逐步推進,我們也不斷猜著機器人的秘密。依稀記得預告片裡小孩終與機器人合為一體,所以到頭來這真是個科幻片囉?要不然就是個偵探推理片,機器人藏著雨果父親的死亡之謎?卻要到心型鑰匙孔終於找到正確的開啟方法,機器人畫出火箭擊中月亮凹凸大臉的當下,才恍然大悟,原來這就是馬丁史柯西斯準備的驚喜¬— 梅里葉和電影最原始的樣貌。

雖然比影片中兩位小孩子還早發現眼前這幅畫的重要,好像是導演與影迷一種會心的默契。但我並不認為看這部電影前必定要做某些功課²,或這只是拍給熟悉電影發展史的觀眾看的。我會認識梅里葉和他的電影也是去年看到一幅當年丁丁<月球探險>的宣傳畫。艾爾吉在五零年代設計丁丁月球探險的海報時就從梅里葉的電影找到靈感。即使是艾爾吉的那個年代,登陸月球都尚未成真,更何況是距今一百多年前,梅里葉就已經將這些僅存於腦中的幻想一一實現。


雨果帶從未看過電影的伊莎貝爾去戲院

不需要是影癡,也不需要對默片如數家珍,只要喜愛電影,應該都能從這部電影中獲得樂趣,甚至是許多感動。以梅里葉的故事為主軸,導演其實述說的是一整個時代的故事,是電影剛剛誕生的欣欣向榮和低潮。像是片中盧米埃兄弟播映他們最初的電影<火車進站>時,不過是個我們認為再平凡不過的火車行駛,當時的觀眾都有如身歷其境般的驚慌;雨果帶從未看過電影的伊莎貝爾去戲院,小女孩為主角的安危擔心,融入劇情的模樣,即使影片沒有真的對白,也沒有色彩,都能單純為電影的世界深深著迷。另外我們也能看到草創時期的電影製作技術。那個時代的“剪接”真的是把底片“剪”下來再“貼”上去的!馬丁史柯西斯甚至重建了梅里葉那座有如溫室一般的玻璃片廠,我們可以親見那些劇場般的舞台設計和拍攝過程,導演自己也還客串了一位幫梅里葉夫婦拍照的攝影師。這一切對早已習慣電腦特效和複雜劇情的我們,陳舊與單純反而變得如此新奇。

讚嘆緬懷那個美好的時代之餘,潛藏在背後卻是人事的興衰。我們也許對流行風潮迅速的潮起潮落見怪不怪,但從電影發明到二十世紀前期不過短短數年,一度盛極一時的電影風格竟然沒落到幾乎不留一絲痕跡,假如沒有人特別保存,說不定就這樣隱沒在歷史的洪流之中。當然戰爭移人之速,讓沉浸在物質進步和征服的西方年輕人,立刻體驗人性的殘酷和世間榮華的虛幻,梅里葉電影中高唱奇幻夢想和超現實的情節對比現實生活就顯得誇張與荒謬。戰爭也孕育出像這位車站督察員的角色,看似高高在上,但是對戰爭時受的傷又顯得自卑,甚至內心的創傷也反映到對家庭與人際關係的排斥與不信任;好在這畢竟脫胎自童書,所以我們也有像賣花女孩一樣的角色,即使親人在戰爭中過世仍帶著微笑面對人生,在萬般糾結的督察員終於放過雨果後立刻上前握住他的手,向他證明人性的溫暖,讓督察員免於像悲慘世界的警探賈維爾一樣投河自盡的結局。

所以也可以慢慢體會馬丁史柯西斯使用許多新技術的想法,尤其是看到電影中許多向老電影致敬的畫面: 當巴黎車站的火車衝向螢幕的時候,或是雨果吊掛在高塔時鐘的指針上時,或許我們不會再像一百年前的觀眾一樣驚呼躲開,但是汽笛聲的震撼與我們為主角捏好幾把冷汗的緊張,不論是哪個時代的人應該都沒什麼不同。就像盧米埃兄弟和梅里葉開創了電影藝術的新時代,擁有3D新技術的我們,是否也可以適當的運用,說出更動人的故事?




註1. 引用自這篇文章中PTT boblu 的話http://blog.roodo.com/hideforever/archives/18966838.html

註2. 假如想要做些功課的話可以參考這篇網誌翻譯的<看雨果的冒險前,必看的十部經典> http://blog.roodo.com/hideforever/archives/18175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