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31日 星期一

伊斯坦堡與土耳其

       
        今年看了三本跟土耳其有關的書,剛好分屬不同的時代。<我的名字叫紅>是十六世紀末的鄂圖曼土耳其;<往伊斯坦堡的最後列車>是二戰時期的共和土耳其與法國;<伊斯坦堡>則是五零年代以降的伊斯坦堡。第一、三本是同一個作者奧罕帕慕克的作品,列車那本則是土耳其女作家艾雪庫琳的小說。
        土耳其是去過的國家中最懷念的其中之一。你似乎可以在這裡找到夢中的所有一切,尤其在伊斯坦堡。站在加拉達塔上俯看著金角灣和博斯普魯士海峽絕對是一生中最難得的經驗,不論人事變遷多麼複雜曲折,海水就這樣在海峽來來去去了兩千年。這三本書也都與伊斯坦堡這座特殊的城市有關,跟土耳其其他地區比起來(例如安那托利亞),伊斯坦堡混入更多不同的文化,歷史也更複雜。
        <我的名字叫紅>是一個謀殺的故事。雖然有著偵探推理小說的架構,但內容更深入當時的社會背景,小至細密畫家間的畫風與價值觀、性格的差別,大到討論面對西方文化入侵時,傳統的伊斯蘭信仰如何接受與對抗。由一幅大大改變傳統的細密畫引發殺機,作者讓每個在故事中的角色都有發聲的機會,每個人物(包括兇手)、出現在畫中的動植物、物品(像是錢幣)、甚至是顏色都以第一人稱出現,每種聲音逐漸拼湊出兇手,拼湊出光輝外表下潛藏陰暗與衰敗的伊斯坦堡,也刻劃出一個我們不熟悉的伊斯蘭世界。
        <伊斯坦堡>也是帕幕克的作品,它不是一本小說,比較像是作者的自傳,除了詳加描寫現代(五零到七零年代)伊斯坦堡,像是金角灣來往的船隻,海峽兩岸的舊時代別墅,也有提及土耳其人與希臘人的恩恩怨怨...等,也回溯到十八九世紀來訪的西方旅人(包括福樓拜)如何看、如何感受這座城市的氛圍,也有城市自己的歷史學家、記者用什麼樣態度去形塑伊斯坦堡人的共同記憶。整本書的中心應該就是"呼愁",作者描述的呼愁不只是悲戚的愁苦,反而是深殖於伊斯坦堡人體內的基因,大概類似一種對昔日帝國光輝消逝的惆悵吧!尤其伊斯坦堡大街小巷充斥著歷史的痕跡,有些地區甚至就任人遺忘、毀壞,更是增添那股愁思。
        <往伊斯坦堡的最後列車>則是一部節奏流暢、主題明確的小說,沒有像<紅>那般錯綜複雜的歷史,也並非像<伊斯坦堡>一書中潛藏的深情與愁思。<列車>一書目的是道出一段二戰時鮮為人知的歷史。當時土耳其剛成立共和百廢待舉,再參戰決不明智,所以總統伊諾努和土耳其的外交官們夾在英俄德三勢力間推託斡旋,為的就是不讓土耳其再捲進萬劫不復的戰爭漩渦;另外猶太人自鄂圖曼時期便是土耳其的重要成員,戰時許多歐洲各地的猶太裔土耳其人都活在納粹迫害的陰影下,派駐各地的土耳其外交官們於是基於人道,盡其所能地保護所有土耳其公民免受納粹威脅,但又必須注意不能過份對抗德國,畢竟那時德軍已經佔領保加利亞來到土耳其跟前;同樣的,德國人為了拉攏土耳其支持,也盡量認同其中立國身分,假如得罪土耳其人太多,萬一他們加入同盟國也非德國人所樂見。於是故事的背景就在如此充滿張力且緊張的大時代下展開。
        最令人深深佩服的就是那些不顧自己安危捨命救人的土耳其外交官。其中一幕是駐馬賽大使一聽到有八九十個猶太人被抓上運往柏林的火車,立刻追到火車站,在接洽不順利下甚至還跳上火車。雖然車上大部分猶太人持有土耳其護照,但也有一些非土耳其人,不過大使仍能堅定強勢的面對持槍的德國軍官,表明必須所有人下車才願意離開。最後在漫長的僵持與等待下終於將所有人成功救出,讓人不禁為其勇氣與正義感折服敬佩。原本以為這段只是作者創作的情節,後來查了點資料才知道這也是真實事件!
        除了這三本書,前幾天也看了一部電影<香料共和國>,背景則是希臘與土耳其的恩恩怨怨。因此不僅讓人思考現代民族國家與舊式帝國的差別。民族國家美其名好像單一民族可以獨立建國,不需受其他宗教或民族宰制;但是多民族統合在一個帝國下也並非都是敵對關係,像是在鄂圖曼帝國下生活的猶太人和希臘人,即使是最基本的信仰權力也並沒有被剝奪,當然地位還是會與穆斯林有差,但很多時後憑著努力仍有很多發揮的空間,甚至許多土耳其人也都與希臘人、猶太人為鄰,彼此也不以民族為交流的界線。因此一個尊重多樣文化的帝國真的就不比單一民族國家然後常常各民族間卻彼此仇恨好嗎?不知道,這也是個值得多思考的問題。